大聯盟選拔與競賽活動
檢討考卷法 (感謝翻轉教室的所有貢獻者)
以下方式是起源於「張輝誠老師檢討考卷分組競賽方法」,並經過不斷修正(四修)而成為較適合於大學生的競賽版本。
先貼出大聯盟選拔賽制 (圖一):
(圖一) |
在我的班級裡,我會跟大家介紹他們的角色依照顏色順序分別為:
Star player (Level A)
Potential rookie star (Level B)
Team owner (Level C)
從上面可以知道綠色其實是程度最低的一群,他們的自信心低,其他的學生通常對他們也沒甚麼耐性;但是身為老師,我賦予他們最高的權利 -- 選擇自己組別裡的star player(也就是組內英文程度最好的人), 目的是: 促進組內的和諧度: 本來的被動者(C)因為授予可以主動的權利,程度低的孩子(C)會更樂意聽取組內強者(A)的建議、強者(A)也因為是被挑選上的而更樂意教導程度低的孩子(B)。
Star player (Level A)
Potential rookie star (Level B)
Team owner (Level C)
接下來貼出檢討考卷記分規則與比賽方式:
(圖二) |
上圖(圖二)中的最後一行代表每個身分有不同的加權,Team owner是組內程度最差的人但加權分數最重,因此為了得分,小組會盡量教會他由他發言以取得最大利益。
附上學生們努力討論的圖片(圖三):
(圖三) |
上課前黑板上則先劃上(圖四),清楚表示那一組跟那一組PK:
(圖四) |
成果長這樣(圖五):
(圖五) |
註1: Pre-test內容為102、103學年度的學測與指考單字題目(FB上有檔案),我以為對學生來說是一塊小蛋糕,但事實證明,大二學生對於這些基本重要的單字卻是忘得差不多,就算給足時間討論,要他們上台講解真的很沒有自信(講話超小聲、拿mic也是越拿越遠);發問的組別也是問得很心虛(不曉得在小聲怎樣的,導致台上的人聽不到然後也不知道怎麼應對,然後還要請發問者再問一次浪費了許多時間,怒...),但好處是我有很多機會教育的時間,一有人講得很好或有良好的示範就立馬加分!
(他們真的很不自在! 沒關係,我會讓他們習慣。) |
註2: 這個分數是以月計的,累積到10月底,到了11月12月都會再重新編組、累積分數。月結的第一名拿Group discussion裡的97分,第二名94,往下扣三分,以此類推扣到第十名。所以總共會有三~四個月分數來平均。(好像對他們太好,下學期往下扣五分好了)
Vanessa真是厲害!!這樣學生檢討考卷時就會很樂在其中了!
回覆刪除沒有很厲害啦,相信跟我一樣有用心在學生身上的威廉也有許多撇步可以供我參考啊!
刪除